【南方日报】时间就是大脑!美国患者突发中风,多亏了中国医生

2019-12-18

“感谢你的专业和迅速反应,中国医生!”17日下午5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病房内,美国病人萨米频频为中国医生点赞。

12月11日晚,在晚饭时,萨米突然出现了口角右歪、言语含糊不清等症状,怀疑是脑卒中,在紧急送往医院后,医生启动卒中绿色通道,采取了溶栓和取栓的方式,最终帮助病人转危为安。

“It is magic,thank you!”每一次中国医生查房时,萨米都竖起大拇指,向中国医生表达谢意。

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在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性疾病中排在首位。“时间就是大脑,”中山一院神经科范玉华教授表示,冬天是卒中的高发季节,一定要尽早识别卒中,如果错过了溶栓取栓的黄金时间窗,可能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外国友人脑卒中,单侧无法动弹危及生命

12月11日19时15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像往常一样忙碌而有序地接诊病人。

几乎同一时间,三位脑卒中患者被送到医院,情况十分紧急,其中一名是中年美国女患者萨米。

一个小时前,在晚饭时,萨米出现了口角右歪、言语含糊不清、整个身体向左侧倾倒等状况,同时,她的左手左脚已经完全无法动弹了!

情况紧急。医生吴超立刻开启第4个绿色通道,通知急诊卒中团队进行CT前准备。很快,萨米的CT平扫结果便出来了,没有颅内出血!

吴超医生与郑一帆医生,以及前来支援的神经科二值李骄星医生共同决定为无特殊病史的萨米减少等候抽血结果环节,立即进行静脉溶栓,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当溶栓药物进入萨米血液不到半小时,萨米完全无法动弹的左边肢体已经可以在床面平移了!这个好消息传到了萨米的同事那里,他们不禁欢呼起来,仿佛看到了胜利曙光。

桥接取栓,启动介入手术绿色通道

然而,这只是战斗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延长,萨米开始出现烦躁多动的情况,不断地呼喊着10个月大的孩子的名字。为了避免躁动增加出血的风险,李骄星医生握着萨米的手,用英文安抚她的情绪,这使得萨米慢慢平静了下来。

萨米的CT结果很快被上传至工作群。神经科的专家教授一致判断,萨米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发生急性闭塞,是卒中事件的责任血管,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匹配,应采取桥接机械取栓的治疗方式。

吴超医生和萨米讲解了下一步的桥接取栓,她了解了可能出现的风险之后,决定信任中山一院神经科卒中团队,并用她尚好的右手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将她的健康交付给中国医生。

萨米一抵达介入手术室,谭双全和陈歆然医生立即给她做了右股动脉穿刺,结果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没有融通。随后,他们立即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机械取栓术。

当微导丝带领微导管顺利通过闭塞血管,取栓支架释放后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成功再通时,守候在绿色通道群里的各级医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介入手术圆满完成,萨米左边手脚终于能抬起了!

卒中抢救把握黄金窗口期

尽管手术取得成功,但溶栓取栓术后持续的神经功能监测同样重要。中山一院副院长曾进胜表示,虽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但仍有可能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需立即转移至神经科重症监护室(NICU)卒中监护病房,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和运动功能等。

萨米的脑卒中病因未明,需要完善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是否为心源性栓塞。在后续检查中,萨米被发现有长期服用避孕药的病史,发病时双上肢存在静脉血栓,同时检查发现萨米存在卵圆孔未闭。这种情况下血块从静脉“跑”到动脉,出现了反常栓塞,导致了脑血管意外。

术后第2天,复查CT提示萨米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已复通,颅内低灌注区域较前明显减少。

目前,萨米已经从NICU病房转到了普通专科病房,左侧肢体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记者】黄锦辉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12/18/c2906350.html?colID=14&firstColID=1374&appversion=6100&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date=ZjQ3Y2JlNzAtNDQxYi00MWIxLThmYzItOGE5ZjFjNGYwY2Ez&layer=2&share_token=

2019-12-18